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文工团 专场文艺演出部分节目在线展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国庆在线专场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哈尔滨雁之声艺术团专场文艺演出在哈飞文化馆广场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在道里区文化惠民大舞台第二次绽放艺彩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李嵘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哈举行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雁之声艺术团 在平房翠柳公园进行大型文艺演出

中文宣三百黑龙江文化志愿服务联盟举行2022道里区文化惠民首场文艺演出

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作家王照碧新著《碧水空明》作品研讨会在哈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百花齐放网 || 孙凤来:锄禾日当午 | 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续篇·点评汇集

百花齐放网 || 孙凤来:锄禾日当午 | 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续篇·点评汇集

2023年03月29日 20:20:00 来源:星火红色文化传承与毛体书法研究 访问量:501

编者按:

孙凤来老师写的《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篇),已经发表马上就一年了。因疫情影响,华德学院的学生也无法上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拖到近期,这堂课算是上完了,孙凤来老师的中篇也写出来了。但去年上篇发表后,好评不断,征得孙凤来老师的同意,先把去年点评汇集成上篇的续篇发表,下期再发表中篇。
谢谢关注!


赞《一粒种子

杨成志

一粒小麦 天下粮仓 农人抵命 万众不慌
老兵新传 国运荣昌 点灯山人 秉烛微光


孙老师虚怀若谷,文章真切而有厚度,对年轻人是一次难得的关于历史的认知教育,对前辈是亲切的感同身受的回忆。

郭敏
2022年4月1日

 

大队长,您好!
佳作已经拜读,向您表示诚挚的祝贺!
读过此文,再一次感受到粮食的珍贵、土地的宝贵,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可亲可学可敬!每一个人都要爱惜粮食、保护耕地、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
您把一粒小麦写得如此传神、如此深刻,文章洋洋洒洒、内容如此丰富,离不开寒耕热耘的实践感悟,离不开厚积薄发的知识底蕴,离不开笔耕不缀的进取精神,更离不开对农民和土地的深深热爱......在此,向您学习致敬,并祝创作快乐、精彩连连、安康吉祥、阖家幸福!
您的战友:杨永廷
2022.4.1


读“一粒小麦的旅行记:想到的”
读了孙哥(凤来兄)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很受启发和感动。
一丶启发。那是孙哥的超强记忆,将五十多年前在老家的经历和回忆并生动的写出来,实属不易。饱含着孙哥对三农的关注,对农村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虽然经历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用饱满的热情写出来的。)对多数人没有经历的人,是生动的一课,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珍惜和爱惜节约粮食。
二,感动。孙哥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为了教育下一代笔耕不辍,将旺盛的精力和勤奋写作相结合,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尤其孙哥热情大度豪爽、勤俭朴素和“老牛自知夕阳睌,不用扬鞭也奋蹄”的精神状态。
三,愿孙哥劳逸结合,悠着点儿,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也期待拜读孙哥更多的作品。
道里区群力街道关工委杨玉来
2022年4月1日。”

 


赞凤来首长《一粒小麦的旅行记》

经历丰富闪光华
事业辉煌众人夸
著书育人心良苦
粒麦旅记意义大
自端饭碗多不易
响应党召大步跨
珍借粮食树美德
华夏繁荣开鲜花


老战友曹光荣
2022年4月1日于哈尔滨

 

孙院长是从我的老家农村走出去的优秀军官和作家,看了他写的《一粒小麦的旅行记》很敬佩。他离家五十多年,对儿时的点点滴滴记忆犹亲,写得很精细、很真实,他对养育他的家乡感情深厚充满感激,多次寻访,是个不忘本懂感恩的人。
我看过他的专著《回忆也甜密》《踏遍青山人未老》等著感觉他又是个既求实又优秀的作家。他从优秀军官到作家工作经历很传奇、很精彩、很优秀,尤其是退休后年过古稀,又全身心投入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生活,忘我工作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枣强县大营镇前油故村
張瑞廷


浓浓麦香情
       

阅读了凤来兄撰写的《一粒小麦旅行记》一文,一股浓浓的麦香味沁上心头。他从小麦种植到收割再到饭桌食用,写的非常细腻,没有親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我与凤来是同乡战友,从小生活在一个地区,他所说一粒小麦的故事我也经历过,并親身感受,如实反咉了我们家乡祖祖辈辈种植小麦的辛苦情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传统种植和收割小麦是很辛苦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芒种收小麦季节,眼望黄金色麦田,麦浪滚滚,农民的心醉了。从头年播种,到整个冬季护理,经过春夏生長期,总算到了收获的季节,麦田里人欢马叫,一片沸腾,个个弯腰挥镰争前恐后干了起来,汗水湿透了衣背,干一天腰酸背痛,腰都直不起来,真正的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的嗞味,不过坚持个五六天,做到粿粒归仓,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馒头,每个人也都是喜上眉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如今的麦收季节,人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收割机。每到小麦收割季节,从江苏和河南开来的收割机一路北上,走一路,收一路,一直收到山海关。人们只是守在地头,预备好麻袋装粮,简单凉晒入库或者直接卖给收粮人,麦收半天就完成了。
一粒小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厉行节约人人有责。但愿节约光荣的口号落实在十四亿每个人的行动上。
李希尊于鹤城
2022年3月1日
(作者系孙凤来老乡战友)

 

     

读了孙老师的《一粒麦子的旅行》,让我深受启迪和感动。孙老师作为一名退役资深军官,却对农民农村和小麦情有独钟,不由得令我肃然起敬,从而产生了“品头论足”的冲动。据史料记载 ,从先秦时代开始,小麦由外域“入赘”我国,汉代之后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从此 ,小麦便成为我国北方人的主要口粮。由于其是艰涩生硬的椭圆型颗粒,两千年来将其磨粉食用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没有充分展现其面食的真正魅力。近代以来,随着电力和钢磨时代的到来,小麦做成的面食拥有了七十二种变化。雪白的馒头、元宝型的饺子、面条、油条、面包、蛋糕、三明治等等等等 ,小麦不仅成为我国北方人的主要口粮 ,而且勾起了人们思其美食的强烈欲望。
     我与孙老师是老乡,我们的家乡同在冀东南的枣强县,虽然孙老师年长我近20岁,但我对小麦也情有独钟。我小时候的梦想也和孙老师的梦想一样,就是天天能吃上白馒头。然而,时运不济,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每天都以红薯、玉米和野菜充饥,直到我17岁参军入伍才初步实现了天天能吃白馒头的梦想……
      当然,仅仅从这个角度品味孙老师的佳作,显然十分狭隘!孙老师这篇作品站着历史和未来的高度,从我国可利用的基本农田面积着墨,从小麦的地位和作用入手,与军事战略联系在一起 ,其深谋远虑不言自喻!对教育青年下一代有着深远的意义。
信章旗
(作者现供职于河北省枣强县人民检察院,系国家三级高级检察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河北散文学会会员。)


 《一粒小麦的旅行记》读后的点滴回忆与感想
王宏昌

小时候经常听一首儿歌,至今印象还很深刻:“我是公社小社员来,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来。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这是一首歌颂从小爱劳动、爱节俭儿童歌曲,至今耳熟能详,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个麦收季节优美的画面。
那时我与祖父、祖母一起生活在北方林区的乡下,这里不是纯农村,也不是粮食主产区,更谈不上交公粮。所谓的生产大队便是为那些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提供的生产生活场所,他们日间的劳作与耕种,更多为了得到锻炼和小范围自给自足。祖父是生产队里的医生,每逢麦收时节都要背上医药箱下地支援麦收,生产队里为了赶农时抢收小麦,初期队里的那些下乡知识青年很多,集体食堂管饭,麦收的场面可想而知是热火朝天。后来知识青年返城,劳动力减少,有时队里通过社员还外雇援工,出一个工记几个“工分”,到秋后再一起算账,各家各户都送水送饭到田间,午饭还是开在地头。
当时祖父祖母的户口是“菜农”,吃供应粮的,我和哥哥也和他们在同一户口本上。由于大米、白面等细粮定量有限,小米、玉米面和玉米𥻗子也是主食。庆幸的是偶尔也能吃上一些生产队补给磨制的面粉,这种面粉当地人称之为一箩到底的渗有麸皮的“黑面”,只是有点粗糙,颜色有点儿黑,一般来用它蒸镘头和煮面条,而包饺子则用粮店供应的“精粉”。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在祖父问诊办公桌的后面的北墙上贴有《农业八字宪法》年画条屏,以至于“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几个字在几十年之后还能背下来。
上学后学习唐代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来,又读过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主人公漂流到一个荒岛上,自力更生在岛上种上了小麦,解决了吃饭问题,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才知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意义和重要性。
再后来,当我看到一幅著名油画《拾麦穗的女人》感觉是那样的美好,视野更加广阔,更加理解粮食对全世界、全人类的重要性和贡献性。
如今读了这篇凤来老师撰写的《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又是这样的亲近,仿佛又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真佩服他的勤奋和洞察力,佩服他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农业知识,并通过文字描述把它再现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是一篇难得的叙事纪实的科普文章。从小麦的播种、田间管理,一直到收割、颗粒归仓整个过程都非常详细、鲜活。有细节,有生活,有体验。不仅记录了当年小麦生产的过程,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这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了解粮食生产,节约粮食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约在十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一位艺术界的朋友去阿城,当路过一片麦田时,朋友问车上同去的学前的小儿子:“这是什么?”这位混血的孩子回答是“大米稻子”,爸爸频频摇头并耐心的解释着“这是小麦”“是用来磨面粉做面包、卷饼、馒头等主食的小麦!”这件极其平常的小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前,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呢?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能怪我们的孩子吗?又能完全归结于我们的教育出现的问题吗?我们不能抱怨社会,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认识这个世界,增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与过去相比,现在没有了校园地,没有了义务劳动,更没有农事的社会实践课。在省、市一级的博物馆也很少展出有关以粮食主题展览和科普活动供青少年和广大市民们参观学习。还有随着纸质出版物衰退,传统的出版物印制工艺简单,能读到新出版的这方面内容的书籍更是难上加难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逐渐淡忘乡村过去的生活。让我们和孩子们补上这堂生动的、鲜活的粮食生产的科普课是大有必要的。
让孩子们不忘过去,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厉行节约,父母更要率先士卒,自己要先了解,然后再传承。
2019年5月,我与凤来老师一起回到他的故乡枣强,寻访《平原枪声》背景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了麦田,有小诗《城中麦田》为证:“渠边小径飘香处,麦浪油油纺细纱。裁块方巾还抖动,车铃阵阵剔飞花。”这是我们刚到枣强,晨练时见到的一块种植在县城里麦田,不知这是否是块实验田,不然怎么会在县城里呢?此时正是麦苗抽穗拔节之时,这也让我看到了小麦的开着白色的小花,是那样的精致和优雅。也是那次才知道未没小腿的小麦是抗倒伏的品种,一改齐腰深小麦的固有印象。还有人们常说“针尖对麦芒”,可我却不知麦芒是什么样子,这次我对它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一层一层的麦芒又有什么作用呢?想必是为了保护成熟的麦粒,防止鸟类来啄食。还有发生许多许多故事,此行真的是长知识了。
之后的几天里,我们又来到了魏洪流故村,这是凤来老师出生地和生活过的地方,又是这篇文章所记述的那块沃土。同时又是保卫家乡、打击侵略者的抗日战场,我们来到了英雄的故里,祭拜了英雄,我写了一首小诗《谒夏祖盛等十七名抗日烈士纪念碑》:“油油麦浪披军绿,飒飒英姿正点兵。先志不亡真梦境,铮铮话语慰平生。”从这首小诗里,面对这块麦田,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甘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那种精神。如今物是人非,这片麦田见证了那段历史,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红色回忆。
综上所谈,在自我学习此文之时,为了能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学习、更多的了解一粒粮食、一粒麦子的知识和意义,现谈淡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想:
首先要培养青少年们的兴趣和爱好,一切的成功都是从兴趣开始,传授的内容与方法也要与时俱进,给他们营造一个融知识和乐趣为一身的学习环境。
其次正确引导思政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农村的环境大大得到改变,通过阅读这些科普的文章,用事实和数字说话,从而逐渐改变过去农村的极度落后观念。
第三要树立爱国的情怀,树立报国的志向,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最后要重塑“英雄”的形象,如袁隆平这位世界“水稻之父”,为解决全世界人们吃饭的难题所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的下一代牢固树立“崇尚科学”“崇拜科学家”的思想,三农也能成就大事业。
在这篇文章结尾处还预告了下集的内容:“为了不忘过去,为了教育后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下面我算笔账:一、劳动付出收入账,二、珍惜粮食节约账。”
我们更期待着下篇的早日发表,一睹为快!
2022.4.2

 枣强县城中的一块麦田,宏昌摄于2019年5月


读《锄禾日当午》一粒小麦的旅行记有感


我认真阅读了孙凤来老师发来他纂写这篇文章,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我和孙凤来老师即是同乡,又是年龄相仿的人。我是1945年10月生人,年令比凤来老师年长一岁,又是同年入伍参军的战友。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一些相同经历,和共同体会的。孙老师从政治角度,历史的角度,教育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在占世界9%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0%的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吧。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全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建国以后,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了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提出发展农业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机械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打井上电使旱田变水田,旱涝保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高潮,农村形势一片大好。

2021年中央宣布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国人民欢心鼓午,在这欢欣鼓午时刻,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我们的祖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她们用自己汗水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此时此刻,孙凤来老师写出《锄禾日当午》一粒小麦的旅行,这篇文章。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建国初期,翻身的农民 ,虽然手里有了土地,心中非常高兴。但生产结构比较落后,基本上农业生产还是人工操作。里拉外拽 ,很少的户有牲口协助。基本上农民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辫,土里刨食不容易。每年种地必须选好种子。正如文章所说,就是吃糠咽菜也得保住种子。第二是保住土地垧情,适时季节耕作。文中所说白露早 ,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播种后七到八天小麦出苗,再有十几天小麦分叉、盘墩,成为越冬小麦。冬天老天爷再下一场大雪,给冬小麦盖上一层厚厚暖被,那才是人们求之不得的好证兆,雪兆丰年吗。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巧种赶不上多上粪。这些农家谚语,都充分说明肥料对于庄稼成长的重要性。那时又没有化肥,只有农家肥。养牛牛圈,养羊羊圈,养猪猪圈,到时整理出来上倒地里。特别是文中对猪圈描述较为详尽,实际、令人非常认同。另是由于是十里不同乡吧,对于收麦子来说有所不同,你们是用镰刀割麦子,我们是徒手拔麦子。那时候我的印象颇深,早起去拔麦子,天气还有点凉,有时还需要穿着棉袄。人们兴致勃勃,磨拳擦掌,面对金黄麦海心情无比激动。两个人分成一组,快手在前面打腰,后边跟一个连拔代捆个的。后边的大车把麦个拉往打麦场里。哪时拔麦子为了节约时间,也是家人早上往地里送饭。提着罐子,罐子里面是热乎乎的小米粥,蒯着篮子里面是落饼炒鸡蛋。活累了,饭食也要加强,人们干活累了饿了吃着斤斤有味,香甜可口,叫人看着都羡慕不已。

枣强黄书芳

2022年4月3日晚


 

孙老师您好:
刚刚阅读了您发给我的文章,一粒小麦的旅行记,看到题目就很吸引人。内容也写的很好,现在很多学生是不了解当时困难的,您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自身体会和感悟,语言很生动,我看完后很有收获,期待一粒小麦的旅行记后两部。
哈尔滨华德学院
辅导员:郝云松
2022年4月7日

 

小麦旅行

大哥研判真细,
体会刻在心里。
小麦是命根子,
手有粮心里喜。
深深的情底蕴,
来自纯朴乡亲。
杀鬼子忆当年,
为抗战做贡献。
为您大作喝彩,
慈心永向未来!

喜阅凤来大哥的【锄禾日当午】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有感。
2022·4·16肖瑞发


附:

百花齐放网 || 孙凤来:锄禾日当午 | 一粒小麦的旅行记(上)

https://hlj.30edu.com.cn/Article/52d4e72f-2849-4741-bbd1-3f97c3376ce6.shtml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百花齐放网 特此声明。